变压器油检测项目:
1、凝固点; 2、含水量; 3、界面张力;4、酸值;5、水溶性酸碱度;6、击穿电压;7、闪点;8、体积电阻率;9、介损;10、 色谱分析;11、绝缘油中糠醛含量分析
变压器油的检测项目及试验意义:
1、外观:检查运行油的外观,可以发现油中不溶性油泥、纤维和脏物存在。在常规试验中,应有此项目的记载。
2、颜色: 新变压器油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运行中颜色会逐渐加深,但正常情况下这种变化趋势比较缓慢。若油品颜色急剧加深,则应调查是否设备有过负荷现象或过热情况出现。如其它有关特性试验项目均符合要求,可以继续运行,但应加强监视。
3、水分:水分是影响变压器设备绝缘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变压器油和绝缘材料中含水量增加,直接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并会促使油老化,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对水分进行严格的监督,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一个试验项目。
4、酸值: 油中所含酸性产物会使油的导电性增高,降低油的绝缘性能,在运行温度较高时(如80℃以上)还会促使固体纤维质绝缘材料老化和造成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由于油中酸值可反映出油质的老化情况,所以加强酸值的监督,对于采取正确的维护措施是很重要的。
5、氧化安定性: 变压器油的氧化安定性试验是评价其使用寿命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国产油氧化安定性较好,且又添加了抗氧化剂,所以通常只对新油进行此项目试验,但对于进口油,特别是不含抗氧化剂的油,除对新油进行试验外,在运行若干年后也应进行此项试验,以便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延长使用寿命。
6、击穿电压: 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是检验变压器油耐受极限电应力情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督手段,通常情况下,它主要取决于被污染的程度,但当油中水分较高或含有杂质颗粒时,对击穿电压影响较大。
7、介质损耗因数: 介质损耗因数对判断变压器油的老化与污染程度是很敏感的。新油中所含极性杂质
理化含义 检测目的
运动粘度 表示燃料油的粘稠程度 粘度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也是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水分 表示燃料油中水含量的多少 水分会降低燃料油的热值,锈蚀设备有关部件
闪点 燃料油挥发气体的最低闪火点 燃料油的安全性指标,也反映燃料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
色度 柴油颜色的深浅程度 柴油颜色的深浅往往能间接反映柴油精练程度的好与坏
密度 燃料油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燃料油计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燃料油组分的重要指标
凝点 轻质燃料油不流动的最低温度 衡量燃料油的低温流动性指标,划分柴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酸度 表示燃料油中所含酸性物质的多少 酸度过高,会腐蚀设备,也是轻质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馏程 表示轻质燃料油中各组分的分布情况 判定燃料油各组分的重要方法,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残碳 燃料油经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残留物 燃料油残炭多,表明燃料油容易氧化生成胶质或积炭
灰分 燃料油被碳化后的残留物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 灰分过多,将形成结垢,加剧设备的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机械杂质 燃料油中不溶解的沉淀物或悬浮物 机械杂质的存在将会堵塞油滤,加剧设备的磨损,影响燃烧
硫含量 燃料油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的含量 环保指标,也是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氧化安定性 用以表示馏分燃料油的氧化安定性 抗氧化能力是柴油的重要质量指标,能反映柴油的胶质生成倾向
十六烷值 衡量柴油的发火性能的高低 衡量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和做功能力的指标。
热值 单位重量的燃料油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料油产生热能的高低,是评价燃料油质量的主要指标
金属元素含量 燃料油中金属元素Al、V,Si等的含量 Al、V,Si等金属元素的含量是被限制的,其对设备有危害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检测所(简称广研检测),拥有机械工业油品检测评定中心
导热油(又名热传导液)有一系列的物理性质.如粘度、蒸汽压、沸程、初馏点、闪点、燃点、流点等。导热油的粘度指标直接关系到传热效果,导热油的黏度越小,流动的越快。其传热效率越高。导热油的蒸汽压,闪点,和燃点是关系到导热油是否容易挥发,是否容易着火的因素,如果油品的蒸汽压较小,闪点,燃点和自燃点高,这种油就不易引发火灾。导热油的初溜点高低与其安全性及使用温度有关,初馏点越高,其安全性越好,使用温度越高。导热油的流点是指导导热油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流点低的导热油即使在寒冷的北方也能保持流动状态。如果流点过高,则会给导热油炉及系统得启动造成困难,所以,流点低的导热油便于在严寒的地方使用。
判断导热油性质,通常主要通过检测以下七项指标:
1、粘度
粘度是导热油在规定条件下的稀稠程度及流动性。当机械负荷,转速相同时。所用导热油的 粘度较大,则功率损耗越大。由于国内大部分油用在高温传热阶段,几乎所有品牌的导热油在高温时粘度相近。一般厂家对导热油粘度变化±15%,认为该项指标报废。如载热体发生氧化缩聚反应时粘度会显著增大。粘度小泵送性能好。因过热发生裂解后产生可溶性聚合物,粘度会急剧增大;粘度增大时,导热油流动点也随着增大,导热油冷却时,热油炉管内会出现沥青粘糊状或固态现象而使炉管堵塞,热油泵无法转动,热油炉无法升温。此时清洗热油炉需化大量人力、物力去疏通热油炉管,有时还会使热油炉报废。如发生轻质挥发物多时,粘度会降低,但蒸汽压变大,挥发性大,使高温状态运行的导热油泵产生气阻,造成输送困难。
2、酸值
酸值是导热油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量,即每克导热油消耗氢氧化钾的总量。有机酸又分低分子有机酸和高分子有机酸,低分子有机酸和无机酸对金属有腐蚀性。特别在水分子存在下,腐蚀会增大。导热油中大部分是高分子有机酸,高分子有机酸对设备腐蚀很小。导热油在高温运行中有诱导、
在用油的连续跟踪监测
1.确定监测设备;
2.确定取样点和取样方式;
3.确定取样周期与频率;
4.设备在用油品的油液监测项目及意义
(1)粘度
基本概念:粘度是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用于衡量油品在特定温度下
抵抗流动的能力。
检测方法:用毛细管粘度计来测定油品的运动粘度。GB/T 265、ASTM D445
检测目的:油品牌号划分的主要依据
油品选择的主要依据
油品劣化的重要报警指标
可判断用油的正确性
(2)水含量
基本概念:是指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游离水、乳化水、溶解水)
检测方法:测定采用蒸馏法;GB/T 260、ASTM D95
检测目的:水分破坏油膜,降低润滑性,加剧摩擦付部件的磨损,能够与油品起反应,形成酸、胶质和油泥水能析出油中的添加剂,降低油品的使用性能,低温时使油品流动性变差,腐蚀、锈蚀设备的金属材料
(3)闪点
基本概念:油品在规定加热条件下逸出蒸气的最低瞬间闪火温度。
检测方法:ASTM D92 GB/T 267
检测目的:闪点可以用来判断油品馏分组成的轻重;闪点是油品的安全指标;
闪点可以检测润滑油中混入的轻质燃料油。
(4)总酸值
基本概念:量度因氧化而产生全部酸性物质的指标。
检测方法:中和1克试样中全部酸性组分所需的碱量。
GB/T 7304、ASTM D664
检测目的:判断基础油的精制程度;
成品油中酸性添加剂的量度;
油品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的重要判别指标。
(5)污染度分析
基本概念:检测油中污染杂质颗粒的尺寸、数量及分布。
检测方法:自动颗粒计数法(遮光法)
NAS 1638、ISO 4406
检测目的:能定量检测润
船用燃料油,是原油在提炼出各种燃油、滑油等后剩余的残渣燃料油,再按购买者需要的黏度,以不同比例与某些柴油混合而成。
为了提高轻质油提取率,炼油厂普遍应用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炼油工艺。采用这些工艺,需使用含有铝、硅等元素的催化剂。通常,这些元素会被回收再利用,但也可能回收不良残留在燃油中。
燃油中铝和硅元素含量高,会加剧船用柴油机高压油泵、喷油器、喷油嘴等喷油设备磨损,加剧气缸、活塞和活塞环等气缸密封件的磨损。例如某轮使用铝和硅含量700 mg/kg 的燃油三小时后,6 个缸套全部磨损超标,主机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准确检测燃油中铝和硅元素含量,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十分关键。
检测船用燃油的铝和硅元素含量的正确方法,船用燃料油标准ISO8217 有明确规定,是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ICP),并按ISO-10478 或英国的IP501 标准。鉴于ICP 方法只对直径不超过10μm的颗粒敏感,不适于检测大于10μm的颗粒,ISO8217 明确规定,用ICP 方法检测前,油样必须先将油样作灰化处理并将灰分溶液化,使所含的铝和硅元素颗粒全部预处理成直径小于10μm的细小颗粒,以便测出油样中的全部铝和硅元素。
目前,也有检测机构使用ASTM D6595 方法,但同样的油样,检测结果比按ISO8217 标准小得多。
表1 ISO 8217和ASTM D6595方法的铝和硅含量检测数据
方法\样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IP501
91
452
90
872
312
12
177
421
553
275
272
90
44
52
标号越的高液压油越稠,温度高了以后会变得稀些,使用中发热至70度左右时就很稀了,粘度就不好。温度高时,密封件的密封性能亦大大降低。同时受热后油体体积增大,容器内压增加。在这几种情况的共同作用下下,漏油就难免了。
液压油的性质
1.粘度和粘温特性:
粘度是液压油的主要指标,对系统的平稳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粘度过小时,润滑表面容易产生磨损,从而使液压元件的内漏和外漏增加,泵容积效率降低,油温上升。而粘度过大时,泵吸油困难,流动过程能量损失增加,系统的发热增加,油温也升高。因此,必须具有合适的粘度。在多数情况下,液压油一般用40℃运动粘度11.0-60.0mm2/s。由于工程机械一般在露天工作,油温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稳定工作,要求油品的粘度指数越大越好。一般抗磨液压油的粘度指数要求不低于90,低温液压油不低于130。
2.低温性:
液压油的低温性包括三个方面:(1)低温流动性;(2)低温启动性;(3)低温泵送性。后两种性能主要与油品低温粘度有关。因此,各种液压泵的生产厂家对出厂的液压泵规定了所用液压油最低的冷启动粘度。
3.氧化安定性:
液压油要求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以减少氧化变质形成酸性物质和沉淀物对液压设备产生不良影响,并延长油品换油期。通常要求酸值达到2mgKOH/g的时间不少于100h。
4.防锈性和防腐性:
液压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混入一些空气和水分,这些空气和水分会造成金属表面的锈蚀,影响液压元件的精度。另一方面,锈蚀颗粒脱落,造成磨损。同时,锈粒又是油品氧化变质的催化剂。因此,要求液压油具有良好的防锈性和防腐性,以保证液压传动系统长时间地正常运转。
5.抗磨性:
在液压系统中泵和大功率的油马达是主要运动部件。在启动和停车时往往可能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在这种情况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检测所(简称广研检测),拥有机械工业油品检测评定中心和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中心两个专业检测机构,是国内最早从事油品检验评定、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机构之一。
抗燃油(EH油) 抗燃油由磷酸酯组成,外观透明、均匀,新油略呈淡黄色,无沉淀物,挥发性低,抗磨性好,安定性好,物理性稳定,
发电厂电液控制系统所用抗燃油是一种抗燃的纯磷酸脂液体,难燃性是磷酸酯最突出特性之一,在极高温度下也能燃烧,但它不传播火焰,或着火后能很快自灭,磷酸酯具有高的热氧化稳定性。
抗燃油是有毒或低毒的,大量接触后神经、肌肉器官受损,呈现出四肢麻痹,此外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抗燃油的性能
(1)密度:按GB /T 1884方法进行试验。磷酸酯抗燃油密度大于1,一般为1.11~1.17。由于抗燃油密度大,因而有 可能使管道中的污染物悬浮在液面而在系统中循环,造成某些部件堵塞与磨损。如果系统进水,水会浮在液面上,使其排除较为困难,系统产生锈蚀。
(2)运动黏度:按GB/T 265方法进行试验。抗燃油的黏度较润滑油为大,一般为28mm2/s~45mm2/s。
(3)酸值:按GB/T 264方法进行试验。酸值高会加速磷酸酯抗燃油的水解,从而缩短抗燃油的寿命,故酸值越小越好。
(4)倾点:按GB/T 3535方法进行试验。确定油品的低温性能,判断油品是否被其他液体污染。
(5)水分:按GB/T 7600方法进行试验。水分不但会导致磷酸酯抗燃油的水解劣化、酸值升高,造成系统部件腐蚀,而且会影响油的润滑特性。如果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超标,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6)闪点:按GB/T 3536方法进行试验。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闪点降低,说明油中混入了易挥发可燃性组分或发生了
齿轮油是最常见的润滑油之一,用于各种齿轮传动装置,以防止齿面磨损、擦伤、烧结等,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传递功率效率。你是怎么判定采购的新油性能是否合格?你是怎么判定该换油了?你是怎么发现齿轮系统是否存在异常磨损?这就需要分析检测,检测项目如下:运动粘度、粘度指数、水分、总酸值、倾点、闪点、光谱金属元素分析、抗泡特性、极压性能、PQ磨损指数、铁谱磨损分析等项目,可以解决你可能存在的问题。
齿轮油检测技术内容:将采集到的设备润滑油或工作介质样品,利用光、电、磁学等手段,分析其理化指标、检测所携带的磨损和污染物颗粒,从而获得机器的润滑和磨损状态的信息,定性和定量地描述设备的磨损状态,找出诱发因素,评价机器的工况和预测其故障,并确定故障部位、原因和类型。
主要物理性能指标:粘度、粘度指数、水份、闪点、凝点和倾点、机械杂质、不溶物、斑点测试、抗氧化性、抗乳化性、抗泡沫性、抗磨性和极压性能
主要化学性能指标:总酸值、总碱值、防腐性、防锈性、所化安定性和添加剂元素分析。
常见的理化分析概念、方法和目的:
(1)粘度
基本概念:粘度是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用于衡量油品在特定温度下
抵抗流动的能力。
检测方法:用毛细管粘度计来测定油品的运动粘度。GB/T 265、ASTM D445
检测目的:油品牌号划分的主要依据
油品选择的主要依据
油品劣化的重要报警指标
可判断用油的正确性
(2)水含量
基本概念:是指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游离水、乳化水、溶解水)
检测方法:测定采用蒸馏法。GB/T 260、ASTM D95
检测目的:水分破坏油膜,降低润滑性,加剧摩擦付部件的磨损,能够与油品起反应,形成酸、胶质和油泥水能析出油中的添加剂,降低油品的使用性能,低温时使油品流动性变差,腐蚀、锈蚀设备的金属材料
汽轮机油换油指标
汽轮机组为炼油化工生产的大型关键设备,运行周期长,采用循环系统润滑,用油数量大。为此,运行中的汽轮机油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掌握性能变化情况。有关汽轮机油的换油标准和报废指标如下:
表2-3-6-7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2596-87)
表2-3-6-8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
表2-3-6-9 两家日本石油公司汽轮机油换油指标
表2-3-6-10 加德士石油公司汽轮机油报废标准
表2-3-6-11 抗氨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137—1992)。
表2-3-6-7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2596-87)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测试方法
1 外观 透明 目测
2 运动粘度/mm2.s-1 与新油原始测值的偏值≤20% GB/T265
3 闪点/℃ a.不比新油标准低8℃
b.不比前次测定值低8℃ GB/T267
4 机械杂质/% 无 目测
5 酸值/mgKOH.g-1
未加防锈剂的油
加防锈剂的油
≤0.2
≤0.3 GB/T7589或GB/T264
6 液相锈蚀 无锈 GB/T11143
7 破乳化度/min ≤60 GB/T7305
8 水分/% 无 目测
表2-3-6-8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
项 目 换油指标 试验方法
粘度等级(按GB3141) 32 46 68 100
4
柴油(Diesel)又称油渣,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油质的产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比重为0.82~0.845kg/l。油液监测技术就是通过对设备在用润滑油的理化性能指标、磨损金属和污染杂质颗粒的定期跟踪监测,及时了解掌握设备的润滑和磨损状态信息,诊断设备磨损故障的类型、部位和原因,为设备维修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企业进行设备的状态维修和润滑管理,从而预防设备重大事故发生的发生,降低设备维护费用. 常见的理化分析概念、方法和目的.
粘度
基本概念:粘度是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用于衡量油品在特定温度下 抵抗流动的能力. 检测方法:用毛细管粘度计来测定油品的运动粘度.GB/T 265、ASTM D445 检测目的:油品牌号划分的主要依据 油品选择的主要依据 油品劣化的重要报警指标 可判断用油的正确性
水含量
基本概念:是指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游离水、乳化水、溶解水) 检测方法:测定采用蒸馏法;GB/T 260、ASTM D95 检测目的:水分破坏油膜,降低润滑性,加剧摩擦付部件的磨损,能够与油品起反应,形成酸、胶质和油泥水能析出油中的添加剂,降低油品的使用性能,低温时使油品流动性变差,腐蚀、锈蚀设备的金属材料
总酸值
基本概念:中和1g试样中全部酸性组分所需要的酸量,并换算为等当量的酸量,以mgKOH/g表示. 检测方法:颜色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 GB/T 7304、ASTM D664 检测目的:判断基础油的精制程度; 成品油中酸性添加剂的量度; 油品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的重要判别指标.
污染度分析
基本概念:检测油中污染杂质颗粒的尺寸、数量及分布. 检测方法:自动颗粒计数法(遮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