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50条供需,登录后查看更多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方案,NQI系统开发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主要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导、参与或指导建设,有两种建设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智慧监管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构建“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的质量服务供给模式,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等建成线上质量服务平台。 二是充分融合园区、技术机构和重点企业等质量技术基础资源,依托行政服务窗口现场咨询、受理、办结等建成线下质量服务平台,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品牌、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特种设备等质量技术相关服务,并提供生产许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指导企业进行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申请与维权一揽子服务的质量服务供给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服务的融合和互补,帮助企业破解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技术瓶颈。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主要领域 (一)重点消费品。针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纺织等消费领域产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开展全方位“质量体检”服务,为企业“诊断把脉”,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可靠性和竞争力。 (二)重点产业链。面向石化、钢铁、有色、建材、装备等传统产业,强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基础支撑,推动转型升级。面向市场应用广、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5G技术、新材料、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适度提前布局,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培育,助推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 (三)重点区域。在东部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和辐射能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根据产业转移走向,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和支撑力,着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质量高地。
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开发解决方案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既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等“软件”,也包括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实验室等“硬件”,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复杂性、技术性、服务性等多重属性的体系,只有有效整合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高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资源的综合应用能力。 公共服务平台往往汇聚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资源。平台一般包括三类:第一类是质量和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这类平台以区域、行业和产业集群为重点,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创意设计以及培训辅导等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二类是质量和品牌信息共享平台,这类平台推动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和跨部门联合惩戒,以质量监督监管、认证认可、品牌管理、企业质量信用、质量安全风险等领域为重点。 第三类是质量和品牌活动推进平台,这类平台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企业、消费者和新闻媒体的合力,建立沟通协商机制,推进质量和品牌活动。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发方案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是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包括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组成的体系。既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等“软件”,也包括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实验室等“硬件”,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复杂性、技术性、服务性等多重属性的体系。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着“基础业务云端化,特色服务创品牌”的指导思想,初步确立NQI网上办、NQI尖端检、NQI援助站、NQI协同帮、NQI百事通五大板块。推动NQI工作实现基础业务全程网上办理,质量要素精准匹配共享,机构能力优势互补整合,企业需求多方在线协作的质量发展新模式。 开展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试点是整个方案当中的一大亮点。各地将采取线上和线下服务结合的形式,结合成熟度等条件因素。另外该平台开发出来有NQI公共服务、NQI共享资源、NQI信息资源等各种功能模块。同时源中瑞还支持NQI服务平台的定制开发。 定制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根据NQI综合服务平台设计规划的要求,制定开发计划; 二、组织定制开发NQI综合服务平台; 三、NQI综合服务平台的发测试与试运行; 四、NQI综合服务平台的调整和维护;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发方案 一、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什么?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简称NQI)的理念最早由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 UNCT-A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2005年共同提出。2006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将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主要内容)并称为国家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 二、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面向哪些领域? 重点面向四个领域:服务传统产业的NQI资源整合,服务新兴产业的 NQI能力培育,服务中小微企业的NQI互助共享,建设公益性和竞争性相互协调的NQI技术服务体系。 三、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小微企业有什么好处? 服务中小微企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推行中小微企业服务外包。对符合国家产业方向、技术先进的中小微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放宽企业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准入门槛,允许中小微企业将检验检测业务外包给具备资质的供应商,允许将缺少生产设备的环节外包给具备生产能力的供应商,减轻中小微企业“小而全”的资金投入负担。 2.强化中小微企业互助对接。建立中小微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完善互助对接工作机制,探索“共享经济”新模式。对轻资产、重智力的“双创”(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把知识产权作为融资担保依据。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扶持资助政策,加强质量人才培训,改进质量管理,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质量基础设施NQI系统开发,企业质量提升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是由支持与提升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性所需的组织(公、私)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和实践构成的体系。质量基础设施是国内市场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国际承认对于成功进入国外市场至关重要。质量基础设施是促进和保持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和社会福祉的一个关键因素。质量基础设施依赖于计量、标准、认可、合格评定和市场监督。这一新定义扩展了质量基础设施的范围。 质量基础设施NQI系统开发方案: 政府治理 政府治理是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的根本性要素。政府通过制订质量政策和建立监管体系,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机构 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机构是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的关键公共要素(核心要素),由负责标准化、计量和认可的高层次公共机构组成,通常由政府支持。 质量基础设施服务 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是由为质量基础设施提供合格评定服务和校准服务的机构组成。合格评定包括检验、检测、认证、核查、审定等,校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 性。合格评定服务既有市场化商业性服务,也有政府运作或授权的合格评定服务。 市场和消费者 市场和消费者: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需要关注市场和消费者。市场也对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机构和政府治理提供反馈,为整个质量基础设施的不同要素提供完善改进的信息输入。